核心提示: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大团结,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稳定,为全市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。今年来,吉首市司法局紧扣司法行政系统主责主业,针对重点区域、重点问题、重点群体和关键环节,坚持“五大举措”突出抓好民族团结工作。
人民法治网讯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大团结,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稳定,为全市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。今年来,吉首市司法局紧扣司法行政系统主责主业,针对重点区域、重点问题、重点群体和关键环节,坚持“五大举措”突出抓好民族团结工作。
因地制宜强宣传。将普法、依法治理理念宣传作为维护民族团结、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。吉首市司法局根据苗族传统赶集、三月三、清明、六月六、赶秋节等少数民族特色节日聚集的特点,通过书法、苗歌传唱、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,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、传输法治理念。同时着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,在乡镇、村(社区)建立法制文化宣传墙,强化法制宣传,弘扬法治文化,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,为促进依法治村、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创造良好法治环境。截至目前,为农民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和法治宣讲活动20余场次,受益群众1.5万余人。特别是通过邀请寨阳乡民间书法家及丹青、太平苗歌王通过书法、苗歌传唱等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表演,更是为群众送去一份丰富的法治文化大餐。
设身处地抓调解。将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抓紧抓实。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组织,全市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98个,配备人民调解员(纠纷信息员)1289人,基本实现了机构设置到位、人员配备到位。同时,狠抓矛盾纠纷化解“早、快、稳、度、实”工作机制落实,针对发生在基层的矛盾纠纷问题,特别是涉及的民族矛盾问题,做到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处理,快速掌握情况,稳住局面,适度处理,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地解决,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,巩固和发展了平等、团结、互助、和谐的民族关系。今年以来,全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720件,调解成功12470,成功率98.03%。
全心全意搞服务。将法律服务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、保持全市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、暖心工程。以“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”、“法援苍生,与您同行”等活动为结合点,及时为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残疾人、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,做到“应援尽援”。今年来,组织3名律师和4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,为117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,共代理案件663件,调解纠纷535件,解答政策和法律咨询1412人次,为企业和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800万余元。代理法律援助案件184余件,解答法律咨询536人次,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,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,有力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,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示范引领树典型。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,选树吉首市马劲坳镇司法所长向丽同志典型事迹,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深入学习其先进经验,挖掘其精神内涵,努力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。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,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进一步明确了“抓住化解矛盾重点,构建民族和谐稳定”的工作目标,倾心于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守好了自己的“责任田”。今年来,在向丽同志先进典型感染带动下,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主动参与、指导调解矛盾纠纷1613起,参与调处重大疑难案件 11 起,协议赔偿金额1700万余元,防止民转刑24起,防止群体性械斗2起30余人次,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。
凝心聚力助脱贫。把打赢脱贫攻坚战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,作为纾缓怨气,化解矛盾纠纷,提高群众满意度的一项管长远的大事来抓。吉首市司法局积极唱响主旋律,打好主动仗,全身心投入到驻点扶贫村吉首市河溪镇永固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,积极带领全村32户贫困户想点子、找出路、谋发展。今年来,投入扶贫资金18万元对全村村间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,进一步解决好了群众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,筹措资金6000元为村里20名留守儿童送去了学习生活用品。7月19日,吉首市司法局全体干部职工再次深入驻点扶贫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,看望慰问困难群众,解答疑难问题,宣传最新扶贫政策,并为32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16000元,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,群众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